新闻中心
News
省道450线理县至小金公路工程正式通车
发布日期:2024-06-27 14:59:33 分类:公司要闻 点击数:314

历时六年,2024年6月,川交公司参建的省道450线理县至小金公路工程正式通车!天堑变通途,理小路的顺利通车,从此打破理县小金隔山相望的历史局面,小金县与理县之间的快速便捷通道将由曾经的4小时缩短至约1.5小时,一条拉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新兴的特色旅游风景线已蓄势待发。

啃下“硬骨头”,打败“拦路虎”

b916b08c33002d73c77ea3067709344.jpg

理小路起点位于朴头乡二道桥,终点至小金县结斯沟陈麻子桥,全长94.874公里。自规划建设以来,便承载着提升区域交通便捷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其控制性工程邛崃山隧道全长7.03公里,在修建过程中遇到诸多挑战:

1.“三高三差”隧道。项目整体所处区域位于米亚罗自然保护实验区,气候变化无常,冬季极为寒冷、多暴雪,一年一半时间都在15℃以下,在海拔平均3800米的高原上施工,存在“海拔高、地震裂度高、地应力高”、“地质差、地形差、自然环境差”的特点,且受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每年的有效施工时间仅有8—9个月左右。

2.物资运输困难。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物资运输成本高昂,冬季暴雪封路,节假日交通管制等多种因素制约,物资供应时常出现短缺。

面对诸多困难,如何保障施工、提升效率是项目的一大难题。项目充分发挥以党促效作用,成立党员技术攻关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一是为应对邛崃山隧道的复杂特性,项目岩爆段采用泄压孔进行应力释放,增强初期支护,增加工字钢及超前支护等措施,有效地减少岩体的破碎和剥落,提高围岩的稳定性,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引进大型机械,实现初期支护全机械化作业。同时,利用川隧自主研发的“川隧智慧公路建设平台”,形成“机械化+智慧大脑”施工管理模式,助推建设精准高效。

高原强党建,赋能高质量

4f53dde0ce543cccb12af46345802c0.jpg

项目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青年突击队建设,将党建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于地处高海拔,日照辐射、空气稀薄、严寒低温,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接踵而至。建设者们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观望。在项目建设的第一年,大电未通,全靠发电,每晚断电后,房间温度逐渐下降,首批进场人员睡到半夜常常被冻醒,被子上也被呼出的热气浸湿,变成了冰渣,没有电力设施便自发电,没有通讯网络讯号便多方协调。暴雪常至,为保障材料运输道路畅通,深夜零下几十度依然开展除雪破冰。天气寒冷,便用棉被覆盖机械设备,增加空气能热拌合水,确保混凝土出场温度及拌合质量。

不仅如此,位于G317线理县至马尔康段的米亚罗隧道,是连接理县至马尔康的必经之路。2020年,米亚罗隧道洞内出现大面积裂纹及坍塌,险情发生后,理小路LX2标项目迅速组织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第一时间赶往受灾一线,圆满完成米亚罗隧道抢修任务。

哪里有工程建设的任务,哪里就是路桥人拼搏冲锋的疆场,建设期间,全体建设者们缺氧不缺信仰,严守岗位职责,始终秉着“敢于担当、勇争第一”的企业精神,以全力以赴的状态投身到项目建设中。

“快进慢游”内环线,出行新选择

d55d0dd57c36b4f294b8a92e0da0ba2.jpg

通车后,理小路成为阿坝州全域“快进慢游”内环线重要组成部分,与松黑路、扎红隧道、茂红路、理黑路、卓小路等项目串联起九寨沟、黄龙、达古冰川、米亚罗、毕棚沟、杰斯冰川、四姑娘山等景区。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川交公司按期完成了建设任务,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了一个便捷舒适出行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出行选择。

文明与生态齐飞,经济共发展一色

8c4a242a51025246b9361e866970e07.jpg

理小路位于川西高原生态保护区内,生态物种资源丰富,但其生态极为敏感,环境脆弱,破坏后极难恢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项目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依照国家、地方政府、业主等相关单位的规定要求,从体系、制度、经济上保证施工环水保满足相关标准,落实环水保责任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