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群英会 战洪图—6·28桃巴路LJ2项目米仓山隧道特大暴雨灾害纪实(二)
发布日期:2015-06-30 13:53:24 分类:公司要闻 点击数:2519

群英会  战洪图

——6·28桃巴路LJ2项目米仓山隧道特大暴雨灾害纪实(二)

 6月28日特大暴雨袭击桃巴路LJ2项目米仓山隧道,400余名被困职工在生死关头,自发自觉的开展了一场自救与救援。紧急关头,他们团结一心、想方设法,用电缆线、钢管、绳索、挖掘机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救助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双手在荆棘的山体上开辟了一条条求生道路;用坚强的意志挺过了一次次袭击……他们用大爱无私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战歌。

    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救助民工转移设备

  英雄谱:黄柯铭(项目部副经理、机材科科长)、廖前春(主洞左洞负责人)、刘镇源(项目司机)、彭应学(安全副科长)、陈有明(安全内业)、任治东(安全员)、王俊峰(安全员)

  6月27日连续一夜的强降雨让项目副经理黄柯铭和隧道主洞左洞负责人廖建春整晚辗转难安,早上7点黄柯铭便迅速前往隧道主洞洞口查看情况,此时主洞洞口积水已达60公分左右,考虑到洞口场地内有机械设备和部分材料,他立即安排对此进行了转移,并将主洞洞口17人转移到洞口驻地二楼,稍后便返回项目驻地办公室准备开始工作。廖建春7点左右迅速到达民工驻地将6点刚下班休息的开挖班20余人全部叫醒,并要求左右洞班组负责人务必带领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准备返回项目转移前天刚刚到达项目看望自己的父母女儿。

  此时暴雨越来越大,刚到项目部的廖建春遇到正急着前往隧道主洞的黄柯铭、刘镇源、陈有明,他二话不说,顾不上家人立即与他们一同前行。而车刚到达民工驻地附近就遇到了倾斜而下的泥石流,通往隧道主洞的道路被阻断,此时黄柯铭十分紧张还在主洞2楼的17名职工的安全,他跳下车淌水过去借助装载机斗分2次将17名工人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于此同时廖建春、刘震源、陈有明及项目安全科人员也没有停歇,迅速赶到民工驻地,挨个宿舍查看并组织民工迅速转移,尤其是在面对有在紧要关头不愿意第一时间逃离却要拿回更多个人物品的民工,陈有明极力劝说甚至是苦苦哀求他们迅速撤离,他们分头行动做好转移动员,并一直坚持到与最后一个民工一起转移。

  紧急关头,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将项目民工、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越来越凶猛的洪水和泥石流中成功将80余名民工转移、撤离。

二、五勇士山中突击,勇救受困撤离人员

英雄谱:任东峰(斜井负责人)、彭建(机材科采购)、陈代华(现场施工员)、邱桂林(斜井库房管理员)

  项目驻地和民工驻地被冲毁后,约100名民工与50余名项目驻地职工向通往斜井驻地的山上撤离。由于暴雨的持续增强,出现了多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山中道路几乎被全面冲毁,险情也在迅速扩大,大量撤离人员无法前行,且情况十分危急,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山洪泥石流冲下山去。

  此时,位于斜井驻地的五位身强力壮的勇士(任东峰、彭建、陈代华、邱桂林)在得知险情后,由任东峰率领其他四位勇士组成的突击小组迅速下山搜救,大家冒着生命危险以最短的时间搜寻到了撤离人员。眼看山洪泥石流在不断加剧,五勇士赶紧号召大家快速向斜井撤离,在撤离途中,大部队遭遇到了一条十多米宽的河道,且河道内洪水汹涌无比,继续前行将会遭受无法估量的后果。面对此情况,五位勇士站冲在了队伍的最前方,他们冒着山洪涉水前行希望尽快开辟一条生命通道!任东峰、彭建首当其冲在河中间利用冲断的树桩绑好绳子,陈代华等人负责搬运钢管搭起一座坚硬无比的钢管桥,在两边固定好后有序的让被困人员从临时桥上安全度过,途中无一人员伤亡。

其中,任东峰在组织大家撤离之时被中途突然增大的洪水冲进了水里,只剩紧紧抓住绳子的两只手浮在水面!危难之际,凭借着自身的顽强毅力和大家的互帮互助精神,这位勇士被大家成功救上了岸边。事后,五位勇士表示自身能够参与救助撤离受困人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作为一个新时代路桥人应尽的义务,是大家的共同的胜利!

三、不离不弃、咬紧牙关艰难前行的救援青年

英雄谱:张向波(综合办行政人员)、刘镇源(项目司机)、任治东(安全科工作人员)、方建(实验室)、刘邦(实验室)

  暴雨来袭,项目食堂、办公楼被倾泻而下的泥石流冲毁,随之而来的洪水直接威胁着职工生活驻地,此时项目部职工与从民工驻地转移而来的民工全部聚集在生活驻地二楼。看着越来越猛烈的洪水和100余名职工,项目青年职工张相波、刘镇源、陈有明、方建、刘邦自发的组织人员迅速往山上朝着斜井方向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项目财务科长赵莹被席卷而来的洪水冲走,瞬间看不到踪影,张向波、方建立即冒着生命危险顺着水势沿路寻找,终于在厕所附近的电杆处找到了被困水中的赵莹,他们迅速将其拉起。此时赵莹的腿部受伤无法行动,而项目还有100余名职工等待着转移,紧要关头,刘镇源安排任治东、方建、刘邦三人负责赵莹的安全转移,因转移的途中都是山路且已经被大雨冲毁,他们1人开路、1人背着赵莹、1人负责在后面观察险情,即使在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三人始终没有放弃赵莹,饿了就捡起路上的野果充饥,从上午9点一直到下午4点30分,咬牙坚持将赵莹背到了斜井驻地。

  不离不弃、团结互助,在大灾大难面前这几个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和能力展示了当代青年职工的团队精神。

四、勇担社会责任,救助群众彰显国企大爱

英雄谱:彭静桃(主洞右洞负责人)、彭浩然(测量队队长)、代鹏(现场施工员)、罗强(实验室资料员)、邓云鹏(测量队)

  在洪水爆发之时,彭静桃、彭浩然、代鹏、罗强、邓云鹏这五位项目管理人员位于隧道主洞驻地,此地地势较高,相对于项目驻地较为安全。在洪水愈发陡增的时刻,彭静桃在组织人员疏散的同时,突然发现了民工驻地便道上一辆卡车上有一位人员在高声呼救,眼看水位迅速上涨,车内人员四周被洪水围困,短时间内极有可能被洪水冲走,情况十分危急。当即,五位勇士不惧快速上涨的洪水,带着绳子快速冲了过去,互相牵着绳子一个接一个的往卡车靠近;此时,道路上含泥量在不断加大,洪水漫过膝盖,行动阻力陡增,寸步难行!

  此时,洪水的冲刷越加厉害,千钧一发之际,五位勇士改变施救方式,利用大量树干搭起了小道,充分利用一切能想到的办法终于成功营救下被困在卡车内的当地群众。事后,五位勇士表示,生死时刻,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放弃任何一次施救的机会,最终成功救起了一条生命,生命之光在这一刻刻上了彭静桃、彭浩然、代鹏、罗强、邓云鹏这五位川交勇士的名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