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川交函〔2024〕301号),针对高处作业方案编制、防护设备配备及使用、临时设施及施工机械管理、作业人员管理和现场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了15条硬措施。具体如下:
严格制定并落实高处作业方案
编制《高处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将高处作业纳入危险性较大工程进行管理。
◆《方案》应以施工合同段为单位编制。
◆《方案》应包含本合同段各类高处作业场景,除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桩基、墩柱、盖(系)梁、索塔等施工中涉及的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交叉作业场景外,还应重点关注易被忽视的高边坡、深基坑、隧道及交通工程施工中涉及的相关作业场景。
编制《高处作业指导书》+“两个清单”
◆《指导书》应以分部工程为单位编制,并配套制定高处坠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指导书》+“两个清单”应明确各分部工程相关高处作业场景下的施工工序、安全防护措施、作业要求、隐患排查等内容。
◆鼓励在建项目梳理总结本项目高处作业现场防范要点,编制防高坠规定及标准化防护措施图集。
做好技术交底、动态设计等工作
◆施工单位应将《方案》《指导书》向一线作业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并督促其严格执行,杜绝“两张皮”现象发生。
◆强化设计施工协作,加强动态设计,避免因设计原因造成高处作业困难。
◆施工单位应在现场施工组织方案中专门编制高处作业章节。
规范配备及使用坠落防护装备
配足配齐坠落防护装备
◆配备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坠落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在有效使用期内。
◆安全带配备情形: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2米以上,有发生坠落危险的场所作业时。
◆安全网(平网、立网)张挂情形:工作平面高于坠落高度基准面3米及3米以上,存在坠落危险的部位下方及外侧。
安全带使用要求
◆报废换新情形:组成部位出现损坏;安全绳、系带、金属配件功能损失;织带磨损、灼伤、明显变硬发脆等。
◆附加配件情形:使用2米以上的安全绳时应采用自锁器或速差式防坠器。
安全网使用要求
◆安装要求:受力主绳与支撑架应拉结牢固。且安装位置应远离施工移动机械、焊接作业等热源,避免在粗糙或锐边(角)处拖拉。
◆维护要求:应由专人每周进行一次现场检查,视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
编制《高处作业安全带系挂方案》
◆《方案》应以施工合同段为单位编制。
◆《方案》应逐一明确安全带吊点具体位置和设置要求,对缺少或不宜设置安全带吊点(如走行作业频繁)的工作场所,应专门拉设安全带母索(生命线)。
◆鼓励大型施工企业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高处作业安全带系挂指导手册》,厅将择优在全省范围进行推广。
严格临时设施及施工机械防护管理
大型临时设施标准化防护
◆设计单位应按照永临结合原则,统筹考虑设置高处作业平台或施工安全防护预留条件。
◆建设单位应明确本项目临边、洞口、攀登等涉及的上下通道、各类施工平台的标准化防护要求。
大型临时设施防垮塌安全治理
◆强化大型模板、挂篮、爬模、支架支撑体系、脚手架、栈桥以及缆索吊装系统的结构验算。
◆强化挂篮预压及走行、爬模顶升、支架预压、支架支撑体系及脚手架安拆等高风险环节的清单化检查及管理。
◆强化大型临时设施设备的受力状态、变形情况、环境风速、温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控。
高处作业施工机械日常管理
◆严格进场验收,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存在明显缺陷或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机械设备。
◆定期检校检修,确保塔吊、施工升降机、隧道台车、登高作业车等机械设备的安全附件、防坠保护装置等处于良好状态。
监理单位常态化检查
◆监理单位应常态化检查大型临时设施标准化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施工机械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情况。
◆监理单位应在使用前严格验收每处防护措施及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监理单位应对特种设备逐一核实使用登记证和作业人员上岗证。
严格高处作业人员管理
教育培训及风险告知
◆施工单位应结合高处作业内容,严格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现场网格员应在每次高处作业前进行风险提示和安全培训交底,均应留存书面和影像记录。
◆鼓励施工单位积极探索实行作业人员安全积分制管理。
作业准入条件
◆健康档案。施工单位应建立一线作业人员健康档案。
◆身体条件。施工单位严禁雇佣患有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高血压、恐高症、抑郁症等疾病及其他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
◆定期体检。施工单位应对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体检(高原地区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其余地区每年不少于一次)。
◆作业资格。从事攀登、悬空作业以及其他属于《特种作业目录》中高处作业范围的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严格高处作业现场管理
高处作业网格化管理
◆施工单位应对高处作业现场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定基于《方案》《指导书》的各环节检查清单。
◆现场网格员应在每处高处作业工点开工前开展安全生产条件检查,并报监理现场确认。
◆现场网格员应在高处作业期间,每日现场核查专项方案及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节假日和恶劣天气前后应增加检查频率。
◆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加强5米以上脚手架安拆、挂篮预压及行走、架桥机纵移等风险较高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应每周对施工、监理单位高处作业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高处作业信息化管理
◆施工单位应对具备条件的高风险高处作业点位和防护设施安拆等高风险环节进行实时视频监控。
◆鼓励通过物联网和云平台等技术对大型临时设施、特殊结构桥梁主要结构、风险较高的高边坡及深基坑等开展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